當前位置:首頁 > 脂肪肝評估及治療

什麼是脂肪肝?

人體肝臟只含少量或無脂肪,當肝內脂肪超過5% 或 10% 能分別定義為脂肪肝和中度脂肪肝。
脂肪肝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前者是因飲食不均衡引致的過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等導致,後者是因過量攝取酒精。

脂肪肝早期屬無徵狀,不少人病情嚴重至肝臟出現疤痕 (即纖維化) 再成肝硬化並出現嘔吐、嘔血、大便有血、眼及皮膚泛黃、腹部隆脹等症狀才發現肝臟有問題,脂肪肝更加導致肝癌。所以定期肝臟檢查有助發現脂肪肝,及早接受治療從而減低演變至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風險。

高危人士如乙型肝炎帶菌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應每6-9個月接受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血清測試,並配合肝臟超聲波檢查,以盡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或腫瘤並進行治療。而一般市民,尤其是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高危人士如肥胖、嗜酒、缺少運動、三高患者,也建議定期進行肝臟檢查。


如何診斷脂肪肝?

身體檢查:

超聲波掃描 (Ultrasound)

一般臨床診斷方式,準確率超過90%

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可製作肝臟造影以顯示肝臟有否積聚脂肪。

磁力共振掃描 (MRI scan)

肝纖維化掃描 (Fibroscan)

非入侵性檢查,以震盪波及超聲音波量度肝臟是否有受慢性肝病影響以致纖維化或硬化。但未能反映肝臟發炎程度,同時肥胖人士或不適用於這項掃描檢查。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Liver Biopsy)

是診斷肝纖維化的標準,亦可診斷肝臟發炎程度。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生會以極幼空心針抽取活片樣本,再交送化驗所分析。這是入侵性檢查並存在風險,醫生會視乎情況而決定需要進行此檢查與否。



脂肪肝治療:

  • 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尚無有效藥物針對與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血脂導致的脂肪肝。但調整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 (低糖低鈉低油高纖)、多做運動、穩定糖尿病病情、高血壓血脂 (如有) 等有助減去肝臟脂肪。
  •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須戒酒,否則有機會引致酒精性肝炎,繼而演化成肝硬化。


注意事項:

  • 超聲波檢查前4小時需禁食。檢查約十多分鐘,過程中醫生或護士會用儀器輕按腹部,無創無痛。
  •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前6小時需禁食,然後飲用或注射顯影劑以提升圖像清晰度。顯影劑進入身體後或會有輕微發熱的感覺,但數分鐘後會回復正常。檢查前要脫去金屬飾物,掃描過程只需靜臥,毋須麻醉。
  • 磁力共振掃描前4-6小時需禁食,患者手臂靜脈會被注射顯影劑以增加圖像清晰度。掃描會於一個中空的大圓筒進行,患者只需靜臥約30分鐘,過程毋須麻醉。掃描期間會產生噪音,患者可配戴提供的耳塞。
  • 肝纖維化掃描檢查前2小時需禁食。檢查時醫生或護士會用儀器輕按腹部,過程無創無痛。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前6小時需禁食。患者於檢查前會接受局部麻醉,醫生會於皮膚表面切一開口,然後請患者暫時屏住呼吸,用空心幼針穿過右腹表皮並伸入腫瘤抽取組織,,過程約10-15分鐘。此為入侵性檢查,有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