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乙肝) 由乙肝病毒所引起,香港約有接近十分一的成年人是乙肝帶菌者,傳播途徑包括母親將病毒經胎盤傳染給胎兒、接觸受感染的血液或儀器用具、性接觸等。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致急性肝炎,更可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肝臟是身體新陳代謝的主要器官,負責許多重要的工作,如分解毒素、提供能量、製造人體必需蛋白、調節荷爾蒙、礦物質及維生素供應等,所以定期進行乙型肝炎檢查肝臟以確保肝臟健康是必需的。


乙型肝炎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急性乙肝可能會像重感冒般會輕微發熱、疲倦、肌肉痛、頭痛、沒有食慾、嘔吐腹瀉等。情況嚴重的病人的皮膚和眼白會變黃,小便顏色加深如茶色。已確診的慢性乙肝患者未必出現明顯病癥,需定期進行血液肝功能及身體檢查和跟進,以確保肝臟健康。


高危人士如乙型肝炎帶菌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應每6-9個月接受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血清測試,並配合肝臟超聲波檢查,以盡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或腫瘤並進行治療。而一般市民,尤其是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高危人士如肥胖、嗜酒、缺少運動、三高患者,也建議定期進行肝臟檢查。


本中心供以下血液及身體檢查來診斷及跟進乙型肝炎情況:

  • 血液檢查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是乙肝病毒表面上獨有的一組蛋白質,若血液測試呈陽性持續6個月,表示已受慢性乙肝感染。

此抗原水平能預測治療所需時間受成功的機會。

乙肝病毒表面抗體

幫助身體清除乙肝病毒。在血液測試呈陽性表示對乙肝病毒免疫,所以多數在乙肝痊癒者或已接受乙肝疫苗的人身上驗出。

乙肝病毒核心抗體

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對應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相反,它的存在是受乙肝病毒感染的其一指標。

它包括IgMIgAIgG三種類型:

IgM – 陽性結果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乙肝病毒,並且有病毒複製,是判斷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標,一般持續3-6個月。

IgG – 此抗體出現較慢,陽性結果表示過往曾感炎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e抗體

(Anti-HBe)

免疫系統攻擊乙肝病毒釋放的e抗原時會產生此乙肝病毒e抗體,表至病毒複製的速度在減慢。可是,若乙肝病毒e抗體出現於變異的乙肝病毒時,有機會意味該病毒正在快速複製及高病毒水平。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e抗原由乙肝病毒釋放。陽性血液測試結果表示病毒正在體內複製,亦意味高病毒水平及高傳染性。

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

(HBV DNA)

是乙肝病毒遺傳物質的其中一種,這載量水平反映乙肝病毒數量。所以到隨感染者痊癒,乙肝病毒載量多數會消失。

谷丙轉氨酶 (ALT)

這是肝酵素的一種,血液含ALT量在肝炎時會上升,意味肝臟受損。

谷草轉氨酶 (AST)

亦是肝酵素的一種,血液含AST量在肝炎時會上升。要注意的是它亦存在於心臟和肌肉,所以ALT反映肝臟損傷會較準確。

ASTALT計算比例能協助判斷肝臟是否有酒精性肝病或嚴重纖維化。

甲胎蛋白 (AFP)

乙肝感染是引致肝癌的其一風險因素,甲胎蛋白讀數於肝癌患者一般很高,所以甲胎蛋白常用作癌症標記。

要注意的是,非所有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會升高,所以需連同其他臨床檢查結果考量以助分析病情。


  • 身體檢查(本中心提供以下非入侵創傷、無痛楚及無副作用的檢查):

超聲波 (Ultrasound)

可為高風險乙肝患者作肝癌普查,亦可為乙肝患者測知肝、膽、脾臟之問題。

肝纖維化掃描 (Fibroscan)

非入侵性檢查,以震盪波及超聲音波量度肝臟是否有受慢性肝病影響以致纖維化或硬化。但未能反映肝臟發炎程度,同時肥胖人士或不適用於這項掃描檢查。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

現時市面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病毒複製,減低病毒數量從而減輕肝臟發炎。口服藥物的優點是副作用較輕微 ,但停藥肝炎復發機會較大因此需長期服用。本中心提供以下的口服抗病毒藥:

a) 恩替卡韋 (Entecavir)

b) 替比夫定 (Telbivudine)

c) 替諾韋艾拉酚胺 (Tenofovir Taf)

d) 替諾福韋 (Tenofovir Tdf)

e)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除了口服抗病毒藥,另一類是皮下注射的干擾素,有抗病毒及刺激免疫系統作用。本中心有提供長效干擾素,即聚乙二醇干擾素alfa,干擾素的副作用可能較口服藥多,因此患者於用藥期間需接受醫生嚴密監測。


注意事項:

  • 超聲波檢查前四小時需禁食。檢查時醫生或護士會用儀器輕按腹部,過程無創無痛。
  • 肝纖維化掃描檢查前三小時需禁食。檢查時醫生或護士會用儀器輕按腹部,過程無創無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