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在香港排行第5多人患上的癌症,而於2019肝癌新症數目約有1800宗。肝癌初時並無明顯病徵,很多情況下到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死亡率亦較高。所以高危人士如乙型肝炎帶菌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應每6-9個月接受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血清測試,並配合肝臟超聲波檢查,以盡早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或腫瘤並進行治療。而一般市民,尤其是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高危人士如肥胖、嗜酒、缺少運動、三高患者,也建議定期進行肝臟檢查。
肝癌的成因?
如何診斷肝癌?
早期肝癌沒有明顯症狀,而且大部份肝臟被右側胸腔遮蓋令較細小腫瘤難以被診斷,所以一般患者於中至晚期才被確診。
肝功能測試 (LFT)
不少患者於被確診肝癌前已患上肝炎或肝硬化,只剩下部份健全肝臟。從驗血評估肝功能,如是否能夠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來判斷患者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的適合度。
甲胎蛋白 (AFP)
甲胎蛋白讀數於肝癌患者一般很高,所以甲胎蛋白常用作癌症標記。
要注意的是,非所有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會升高,所以需連同其他臨床檢查結果考量以助分析病情。
超聲波掃描 (Ultrasound)
一般臨床診斷方式,但解像度不高。
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可顯示肝臟結塊但不定斷定結塊屬良性或惡性。
磁蚱共振掃描 (MRI scan)
檢查身體其他部位有沒有癌細胞,以判斷腫瘤是原發於肝臟還是由其他部位轉移到肝臟。
正電子斷層掃描
可分辦腫瘤屬於良性或惡性,能將惡性腫瘤定位及探測腫瘤的擴散或復發情況。亦能追蹤早期癌細胞病變,有助定位以便抽取癌細胞組織檢查。
肝血管造影
利用造影技術觀察肝臟的血液流動。患者需接受局部麻醉,醫生會將中空軟管插入大腿內側動脈,向上伸入肝動脈再注入顯影劑顯示血管,從而找出為腫瘤提供養份的血管及了解腫瘤確實位置。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活組織切片能夠判斷腫瘤屬良性或惡性。患者的腹部位置會接受局部麻醉,醫生會以極幼空心針抽取活片樣本,再交送化驗所分析。這是入侵性檢查並存在風險,醫生會視乎情況而決定需要進行此檢查與否。
(PET scan)
(Hepatic arteriography)
(Liver Biopsy)
肝癌治療:
肝癌治療方案視乎癌細胞種類、腫瘤的大小、位置、擴散程度、患者的年齡、病史、健康狀況和能夠承受藥物副作用的程度等等。
手術切除 |
是最理想的根治方法,但只限於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良好的患者,以腫瘤不貼近肝臟血管為佳,約只有兩成肝癌患者符合此條件。 |
標靶治療 (Targeted therapy) |
使用針對不同種類癌細胞的化療藥物,阻斷癌細胞生長的傳訊路線從而失去生長功能,最後死亡。 標靶治療適用於無法接受切除手術、消融治療或經動脈化療栓塞術的肝癌患者。 |
免疫治療 (Immunotherapy) |
此治療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統為目標,包括加强自身對抗疾病的能力。它的工作原理分兩種,一是刺激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令它更努力攻擊癌细胞; 二是提供免疫系統所需物質,如系統蛋白質。免疫治療仍在研究階段,暫未廣泛應用。 |
肝臟移植 |
切除壞肝再植入健康肝臟,適合腫瘤直徑小於6厘米及癌細胞未擴散的肝癌。 離世者的肝臟或血型吻合的親人能捐贈的健康肝臟都可作肝臟移植。假若植入的肝臟較小,人體亦能自我修復令肝臟慢慢長大適應身體所需。 |
消融治療 |
是一種微創治療技術,使用熱能、冷凍、酒精注射等方去消滅癌細胞。此治療適用於早期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肝癌,及肝功能欠佳而無法接受手術切除的患者。術後一般需留院6-12天,復原時間約6星期。
患者接受麻醉後,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或電腦掃描引導,經皮膚向腫瘤位置插入探針,以:
1) 射頻消融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或微波治療 (Microwave therapy) 發出超過攝氏60度的高溫殺死癌細胞,或 2) 透過冷凍消融 (Cryoablation) 經皮膚於腫瘤內插入多支探針,以攝氏負170度迅速冷凍腫瘤使癌細胞壞死,或 3) 皮下酒精注射 (Pre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注入高濃岋酒精吸乾細胞水份,從而達到消融效果,一般會配合射頻消融術進行。
患者於手術後要留院觀察1-2天。消融治療被探頭的小面積局限,每次只能消除腫瘤中心的癌細胞。所以完成每次治療後,需待1-2星期再到專科門診複診,進行電腦掃描觀察評估療效。 |
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治療(HIFU) |
毋須插針穿刺肝臟,減低創傷性。適用於無法進行切除手術的原發性肝癌及轉移性肝癌。醫生會從患者體外發射高強度超聲波,聚焦到患者體內的腫瘤,發出超過攝氏60度的高溫殺死癌細胞令其壞死。 |
肝動脈化學栓塞術 (TACE) |
經動脈化療栓塞結合動脈栓塞及化學治療兩種方法,適用於兩葉均有腫瘤但未轉移的肝癌,或其中一葉有腫瘤但肝功能未如理想而無法接受切除手術的肝癌,或腫瘤大於5厘米而不能進行消融治療的肝癌。 此方法是注入海綿狀顆粒 Gelfoam將供應血液給腫瘤生長的肝動脈堵塞,以斷絕癌細胞營養源使其死亡。栓塞血管的同時,把化療藥物如Cisplatin 或Doxorubicin溶入血液運行全身,透過攻擊迅速生長的癌細胞發揮治療作用。約只有兩成的原發性肝癌對全身性化療產生反應,但效果並不持續。所以醫生會以局部化療去治療肝癌,透過肝臟血管將藥物直接注入腫瘤,除了能加強藥效,副作用亦較運行全身化療輕。 |
放射栓塞(Radioemboliation) |
結合放射治療和動脈化療栓術,原理跟以上經動脈的化療栓塞術相同。但放射栓塞治療是以放射性同位素釔90 (Yttrium-90) 取代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適用於原發性及轉移性肝癌。 醫生多數採用體內放射治療,先利用血管造影定位,以導管將帶有釔90的小球送到肝動脈,讓放射物近距離照射癌細胞約兩星期。射線的短射程令腫瘤外的正常細胞較少受到影響。 |
注意事項: